你知道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牢笼里的![ 飞舞小说 https://www.fwxs.org]
第241章 凤举
寒夜冷峭, 夜色浓稠,伸手不见五指。坚固高峻宫城城墙静静耸立在暗夜中,巍然险峻, 仿佛不可逾越。
神武门前, 忽然爆发出了数声惊天动地的火炮声, 神武门威严厚重的大门在猛烈的火炮硝烟中颤抖着轰然倒塌,暗夜中忽然跳出了覆盔披甲持枪兵士, 从黑暗中源源不绝地涌出,仿佛无休无止,如乌云压地一般向皇上的寝宫保和宫冲杀。
宫中禁卫派驻着众多的宦官、侍卫以及在内宫外值夜的文臣官吏, 被火炮声惊动, 望见这乌压压的士兵长枪森森, 势不可挡入内, 全都神摧心折,惊叫着惊惶奔逃。有往僻静处躲避的,还有更多便向保和宫文华殿蜂拥而去。
门中混乱不堪, 守门的士兵一溃千里,只会奔逃,有人大呼着关门, 叛军将领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护城侍卫们一溃千里, 心中得意,但却也知道九门禁军必会驰援, 时辰不可拖太长, 否则必腹背受敌, 两面全军覆没。
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直入保和宫, 冲杀至御驾前, 将病重的皇帝给控制住。
黑夜里,叛军将领振臂为号,呼喝道:“陛下被奸臣挟持,危在旦夕,我等勤王救驾,违者杀无赦!”
一时早已准备好的传令兵齐声呼喝:
“陛下被奸臣挟持,危在旦夕,我等勤王救驾,违者杀无赦!”
“陛下被奸臣挟持,危在旦夕,我等勤王救驾,违者杀无赦!”
沉沉宫阙内杀机四伏,高亢雄壮的声音传得极远。
许莼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往下望去,面沉似水,心里却又不觉走神,想起九哥第一次教导自己,无论做什么事,先拿了大义名分。
九哥……能治好的吧?他入冬后身子就不太好,冬海,还有周先生,可一定要治好九哥啊。
苏槐在一旁道:“原来是拿勤王救驾清君侧的路子,招不怕老,确实好用啊,若无临海侯,陛下真在宫里发病,看来老奴就成了奸宦了,嗯这挟制皇上的权臣,看来不是武英公、方大统领,就是侯爷了。”
保和宫大门轰然倒塌,许莼看着黑压压的人群冲到了文华殿前的,后边拉着三门火炮,冷漠道:“看起来已筹备许久了,连这已淘汰了的火炮都拿出来了,这火炮用不了几次,容易炸膛。”
他道:“两侧凤仪楼先放箭,干扰他们发射火炮,别让他们怀疑了,赶他们的人都进来。”
苏槐道:“放心吧。”
果然两侧如凤翼一般的望楼弓箭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来,叛军纷纷迅速举起了盾牌掩护火炮,显然也早已演习过此种情形,都异常骁勇,有将领大声指挥继续向前冲杀,几口火炮炮口对准了文华殿门。
许莼眯起了眼睛,看着叛军大部队都已冲入了文华殿前的广场,文华殿为谢翊日常召见大臣议事的前殿,穿过文华殿,后边的岁羽殿便是起居寝殿,那是他和九哥住着的地方,九哥的书都在这里,可不能让乱兵糟践了。
他挥手:“狗已入穷巷,可以一网打尽了,发信号!”
苏槐阴渗渗笑着将手里的信号烟花筒在一旁的烛火上点燃,伸出了高楼窗外,嗖!一团亮火焰自下而上呼啸着直直穿透云霄,然后在暗夜的高空中忽然爆开来。
火星四射,无数流光溢彩组成了一朵巨大的火凤凰,伴随着响彻天地的清唳声,展翅扶摇而上,金红色尾羽长长与展开的双翅盘旋,千万火星从空中落下,美轮美奂。
整个京城都看到了这一只焕然灿烂的火凤凰。九门的骑兵从四面八方冲向了宫城,马蹄如雷鸣,滚滚如山峰倾倒,洪水倾泻,势不可挡。
无数被炮声惊醒的朝廷重臣、百姓们虽然不敢出城,却也都在院子里惊心胆战听着远远宫城的动静,抬头看着这在半空中盘旋清唳的火凤凰,有些胆小的已忍不住跪倒下来,连连祝祷千万要太平。
许莼站在城楼上看着那凤凰,都惊呆了:“这信号弹怎么回事?”
苏槐嘿嘿一笑:“侯爷不是说弄个醒目的,要让九门、兵马司和京营都能看到吗?”
他举起手里金红龙凤纹的烟花筒,满脸得意:“内府监奉诏试制的凤舞九天焰火,在无人海岛上做了三年才做出来的两支,一支试放给圣上看了,就剩下这一支,本来圣上想给侯爷生日惊喜的。嘿,我寻思着这焰火最醒目了,必定满京城京郊都能看到!”
许莼:“……”
杀声震天中,凤仪两翼的高墙上洞口打开,森森炮口对准了下边的叛贼,对准了满脸愕然惊惶的叛贼将领。
轰!
八门炮齐齐发射,地动山摇,硝烟冲天,一轮齐射后,喊杀声震天动地响起,埋伏在两侧的龙骧凤翔卫的精兵掩杀出来,手里尽皆拿着火枪,
巨大的火力将殿前广场轰出了深深的深坑!哀嚎声传遍了宫廷,残兵回头向宫门不要命地狂奔着,而远处九门来援护的禁卫也已赶到,正好内外夹击,将他们活捉。
九门禁军、京营统领、五城兵马司想必都已惊动,这里头多少忠奸不知,但看到这一轮,应当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许莼冷冷看着下边,想起了第一次上战场,想起了第一次接舷战,他已不再是那个看着敌人血肉横飞残肢四溅而会心悸的初出茅庐的少年将领了。
对敌人容情,便是对九哥残忍,便是对天下,对万民不公。
====
京城这一夜无数重臣百姓夜不成寐,直到黎明时,喊杀声才平息了下来,也不再听到炮火声。
朝臣们全都派出了家丁去宫城观看,很快回来报:宫里安静下来了,围着重兵,五城兵马司的将军和禁卫围得严严实实。
问宫中如何,只说禁卫都不言语,只把守着宫门不许人进入,只闻到硝烟味、血腥味,透过被轰开的宫门,能看到一些宫室着火后已被扑灭,宫里内侍宫人正在清理尸体和血迹。
宗正令谢翮亲王驾到,已传令军机处、内阁诸大臣及三品以上大员朝会商议,而宗室各宗亲王驾也已陆续赶到,却也都只被拦在了外朝,内宫戒备森严,问圣上可安、何人作乱都无人应答。
宗令谢翮身份最贵,一样被拦在了外边,正和首辅欧阳慎商议着。欧阳慎道:“如今是要知道,圣上安危究竟如何,负责宫禁防卫的究竟是谁。方大统领昨日离京,虎符听说入内交在陛下手上了。”
谢翮道:“苏公公呢?”
欧阳慎愁眉不展:“禁卫们都如临大敌,一言不发,无人出来传话。内宫重地,我们外臣不可擅闯。”
礼亲王怒道:“圣躬安否,此为重中之重,岂能任由他们如此辖制?宫中禁卫究竟是何人主持?既觉得我们外臣不能擅自入宫,则我们便请一个有资格入宫的来!我一大早听说了,便已命人去皇庙,将太后接来,由太后出面进宫,看谁敢拦!”
谢翮一怔,刚要说话,却听到一声长呼“太后驾到!”
只见太后銮驾已徐徐到了宫门口,几个内侍女官跟从着,众臣全都面面相觑,都知道这必是有人早就派人去接了太后来,然而凡朝中重臣,哪个不知这位范太后与今上其实是关系很是不好,范太后名义上是生病在皇庙休养,其实是被软禁的。
然而这偏偏又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说出来的,此刻还真就是太后最有理由进宫。但请太后出来的人,恐怕其用心就有些值得怀疑了。
只见女官上前掀起銮驾帘子,一位青年夫人扶着太后从銮驾上下来,太后衣装华丽,但面孔却衰老了许多,头发花白,一旁扶着的妇人却肤色白腻,容光照人。老一些的朝臣认得那位妇人应当正是废后。
不少人都看向了范牧村,范牧村面上愕然,手心里却全都是汗,宫中必然生变,姑母出来,只怕也是被有心人利用。但众目睽睽之下,他却也只能随着众臣向太后行礼问安。
范太后便道:“起来吧,哀家养着病,若不是闻说宫里生变,哀家也不会急忙赶来。如今心内似焚,宫里如今情形如何?”
臣子们一片安静,范太后直接问道:“宗令何在?”
谢翮上前躬身行礼道:“臣谢翮见过太后,如今宫里情形不明,恐还有乱兵,还请太后先返回皇庙,等情形分明后,再向太后禀明。”
范太后锐利的目光冷冷盯着他,冷笑一声:“宫里的是哀家怀胎十月生下的亲生子,你们没了皇上,换一个便是了,哀家的儿子没了,谁还给哀家!叫哀家如何能够安心回皇庙?”
说完她扶着范皑如的手,直直向宫门行去,却被门口的禁卫拿着长枪挡住,她冷声道:“方子兴呢!叫他滚出来见我!”
一旁礼亲王却道:“平南公病危,武英公和方大统领昨日都离京了。”
范太后冷笑一声:“病得如此巧?他们离京,宫中就有叛乱?”
众臣全都寂静,其实大臣们早晨想起武英公和方子兴两兄弟同时携眷离京,宫里立刻就炮火连天也都感觉到了蹊跷。
范太后却又道:“内卫统领离京,京营副统领呢?”
只见外边一位将军上前行礼道:“臣魏国林见过太后,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范太后道:“方统领离京,虎符应当交接到负责京营的统军提督手中,如今宫中情形如何?你为何使禁卫拦着朝臣们不让进出?可有奉圣旨?”
魏国林满脸尴尬道:“方大统领离京仓促,禁军虎符未曾交接到臣手中,臣也是昨夜见宫中有信号弹,才整军往京城,闻听城门守卫的禁军称已见到宫中侍卫持虎符前来调兵往宫中救援,这才一并前来救援。但直到如今臣尚未得到谕令,大军都还侯在城外,与五城兵马司的魏统领一并在待命,只闻听是苏槐公公的传令。”
范太后冷笑一声:“苏槐一介奴才,也配号令将领?既无人亲见虎符,焉知是否假传圣旨?昨夜人人听到厮杀整夜,炮火不断,宫门都被炮火轰倒,有此等火力的,满朝文武,能有几人?焉知皇上如今还安否?”
魏国林惭愧垂头:“臣无能,臣万死。”
范太后却冷声对门口守卫着的禁卫道:“还不叫苏槐滚出来见哀家!”
只见门口的禁卫们面无表情,相反将手中的火枪毫不犹豫掉头,对准了太后,一时众人大惊失色,魏国林连忙上前挡在范太后跟前,怒叱禁卫道:“大胆!此为太后,皇上生母,你们焉能如此不敬!”
禁卫们仍然冷漠看着他们,两侧的弓弩手也全都挽起弓弩,森森弩箭尽皆对准了这群重臣,一位头领冷声道:“我等接到命令,擅入者杀!无论谁都不能进入,请立刻退后!”
众臣们脸色微变,惧那火枪之威,连忙劝说着范太后,向后退了一射之地,范太后气得浑身打颤:“究竟何等人掌管宫闱,如此猖狂!”
大臣们面面相觑,却都不言语,便是谢翮也一言不发。
却见在一侧忽然扑出来一个青衣小内侍,身上全是血,灰头土脸冲过来上前扑倒在地上,跪着向太后磕头:“奴才叩见太后!奴才是保和宫内侍九珠,求太后赶紧命人杀入宫内救皇上!”
礼亲王上前一步:“我见过你,果然是保和宫的内侍,皇上如何了?快快说来!”
那内侍抬起头来,泣不成声,声音哽咽:
“昨夜武英公、方统领与苏槐公公里应外合,杀入宫中,将皇上挟持,威逼皇上写下传位诏书,传位于顺平公谢骞,皇上不肯,趁与叛贼对峙时服毒自尽,武英公传太医救治,皇上危在旦夕,我躲在桌底逃过一劫,趁兵乱之时逃出来,求太后命人赶紧杀入宫内,援救皇上!”
众臣齐齐变色。
范太后大怒:“方家竟然如此猖狂犯上!”
就在望楼上通过炮眼看到这一幕的许莼笑了:“原来这是范太后和礼亲王做的局了,三言两语,再弄个小内侍出来,便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又要占这护驾的大义名头了。”
“想来是见皇上迟迟没出现,猜测皇上应该还是病了不能视朝,横竖已栽了几千兵在宫里,只能最后一搏,铤而走险了。”
苏槐道:“武英公和方统领可怜,人已去了平南,无法替自己辩白。若是昨夜真让叛贼进宫挟制了皇上,今日礼亲王和范太后再这么演一出戏,方家立刻便已是灭门之祸了。”
许莼道:“我为武英公的部将,手里又有这许多火炮军械,自然也是要被连坐问罪,当肥羊给宰了,倒是好谋算。”
苏槐苦笑:“若无临海侯在此坐镇,老奴确实是守不住这宫殿的,也挡不住这朝廷重臣和皇太后的咄咄逼人。我不过是皇家奴才罢了。”
许莼宽慰他道:“苏公公是陛下最信重之人,那边倒是骨肉相亲了,又如何呢?蛇蝎之心,实在是……”
他没再说什么,看到下面范太后已喝令:“兵部尚书何在?魏国林!”
只见雷鸣只能上前下拜道:“臣兵部尚书雷鸣见过太后。”
范太后冰冷眼睛看着他:“原来是你在任兵部尚书,皇上待你恩深似海,如今圣驾有难,尔为臣子,当如何?”
雷鸣面上犹疑,看向了欧阳慎和谢翮,范太后道:“乱臣贼子在宫内挟持了皇上,你们竟还首鼠两端,可知陛下待你们深恩,你们又是如何还报皇家深恩了!难道是都怕了武英公不成?”
欧阳慎作揖道:“太后娘娘,如今情势未明,仅靠一内侍口供,尚未知真假,不如再耐心等等……”
范太后指着他怒道:“你为内阁首辅,皇上有难,你竟第一个退缩,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有何面目立于众臣之首?”
欧阳慎语塞,却忽然一旁一声怪笑,在一片寂静中分外清晰。
范太后转头看过去,怒叱:“谁无礼发笑?”
却见李梅崖慢悠悠站了出来:“见过太后娘娘。”
他神情倨傲,只是随手做了个揖,十分漫不经心。
然而范太后脸色微微一变,仿佛见到了对头一般,双眸慌乱,却是害怕李梅崖在大庭广众之下揭她的底,心虚起来,并不敢说话。
礼亲王见状站出来道:“皇上命在旦夕,李大人因何在太后跟前失仪?”
李梅崖道:“我只是觉得武英公英明一世,如今居然如此之蠢,忍不住发笑。”
礼亲王听这话头并不好,却历来知道李梅崖口舌厉害,不欲与他多言,没想到一旁一直沉默的谢翮亲王却忽然发问:“李大人何出此言?”
李梅崖道:“我笑武英公蠢,他手握兵权,嫡亲弟弟在陛下身边深受信任,掌着禁卫,可调动兵马数以万计,还有临海侯这样的手下,掌握着无数火炮火器。这样好的条件,竟然造个反还能打一晚上,连京营都管不住,还能让你我在这里听一老妪哓哓不休自作聪明,岂不是蠢得可笑?”
“他要造反,将皇上和宗室们尽皆全杀了,自己坐上皇位去便是了,朝臣们谁敢反对一样杀了便是,如何还要这么麻烦弄个宗室子来做小皇帝?”
一时朝臣们窃笑起来,被阴阳怪气指为“老妪”的范太后气得浑身发抖,一旁的范皑如扶住她,低声安抚她:“娘娘,小不忍则乱大谋,事不宜迟,不要和他在这里斗嘴,赶紧下懿旨,传京营十万兵马进宫护驾才是。”
范太后板起脸道:“魏国林听令!”
只见魏国林上前一步跪下道:“臣在!”
范太后道:“命你立刻率京营将士即刻进京救驾,围住宫城,不可放一逆贼走脱!”
魏国林刚要听令,众人却忽然听到一个清朗声音响起:“未见虎符,擅动兵马,以谋逆罪论。”
众人抬眼,看宫门处一个青年从里头行出,一身鲜红麒麟踏云侯服鲜明非常,腰间系着粉青龙佩,他身侧一群禁卫扈从,尽皆披甲带刀,手中握着火枪,而苏槐身穿紫色内侍袍,在他侧后数步,微微躬着身,如同昔日随侍在皇上身边一般。
范太后却并不认得他,只诧异道:“这是哪一位?”
礼亲王已上前一步:“临海侯!是你把持宫禁?”
许莼微微一笑,将手中虎符举起:“昨夜有叛贼潜入宫内,犯上作乱,已被陛下亲自御敌诛敌三千一百四十八人,活捉叛军四百三十人。”
他明亮双眼扫过礼亲王和太后的面容,喝令道:“来人!将叛贼首级都挂在宫门处,枭首示众,震慑其同党!”
只见身后禁卫雷鸣一般应声领命,众臣看到一串血淋淋的骇人人头立刻被挂了起来挂在宫门口,众人看上去只见不少面目都被炸得焦糊,全都倒吸一口冷气。
许莼冷声道:“陛下口谕,叛贼同党未清,着大理寺会同都察院、刑部、兵部、细审昨夜捉到的叛军将领、兵士,具折上报,供出同党,即刻问罪。”
一旁的贺知秋、雷鸣、李梅崖以及刑部尚书为他威仪所慑,已不由自主应道:“臣等遵旨。”
许莼又喝令:“京城九门戒严,不许进出。朝廷罢朝三日,诸有司除审问叛贼同党案件外,衙门如常坐堂办公。京营诸兵,在京城外待命,若有查出叛贼同党,即刻查抄缉捕。”
魏国林呆了呆,却仍然只能躬身应道:“臣遵旨。”
许莼又继续道:“此次叛党之首,必有宗室作乱,请宗令缄恪亲王管束诸宗室,一律返回本府,不得出府串联打听,不得与朝臣互通消息,如有违旨,一律以谋逆论处。”
谢翮躬身道:“臣遵旨。”
许莼又看了眼范太后:“宫中污秽,太后身体不好,不宜久留,请缄恪亲王率五城兵马司兵马一千,护送太后回皇庙清修。”
范太后一怒,刚要说话,却见礼亲王上前喝道:“临海侯!谁人不知你是武英公部下?如今有内侍指认武英公率部将谋逆,焉知不是你把持了宫闱,假传圣旨,拖延时间?”
他狠戾目光紧紧盯着许莼,怒气勃发,却是看到那一排人头里,赫然有他幼子的人头,虽然面目焦糊,但父子连心,他一眼便认了出来。昨夜军队有去无回,他也知不好,然而猝然看到儿子人头,丧子之痛已让他怒气勃发,恨不得上前一口咬死这罪魁祸首。
而那人头却也让他心里明白,他幼子低调,平日不怎么出来交际,但人头挂在那里,迟早被人指认出来,他如今已无退路!只能赌皇上到现在还没有出现,是发病了!临海侯是在拖延时间!
他冷声道:“你口口声声说是圣上口谕,却未见圣旨,手中持着虎符,焉知不是方子兴那叛贼交给你,沆瀣一气?想要我们信陛下口谕,先将陛下请出来,让我等看到圣躬安然无恙,我等才敢奉诏!”
许莼微微一笑:“礼亲王好大声威。皇上昨夜亲率禁军诛逆,如今龙体疲惫,已歇下了,礼亲王急着逼宫,意欲何为?”
范太后道:“礼亲王为宗室如今辈分最长,临海侯不得无礼。”
许莼道:“本侯奉皇上口谕守卫宫城,如有擅闯者,无论何人,一律视为谋逆。列位也不必拿什么太后宗亲来吓我。”
他转身向宫城内挥了挥手,只见远处望楼上忽然旗帜招展,在龙旗下炮口森森然全都对准了这个方位,许莼道:“列位宗亲大臣们可看到那火炮了?最新的后膛炮,射程十里之外,但凡有乱军靠近宫城,则轰之。”
他点了点门上挂着的那一串人头:“列位同僚可看到那些了?昨夜八口火炮齐发,文华殿前深坑且还有的修呢。挑挑拣拣才有了这点子人头来挂,到处都是血肉残肢,污秽得很,还得好生清理呢。”
文武百官尽皆微微变了色。
许莼看着范太后和礼亲王,笑得很是跋扈张扬:“本侯奉的是实打实的皇命,列位再纠缠下去,那我也就当你们便是罪魁祸首,谋逆的背后主使,一概先拿下审问再说了。”
范太后气得浑身颤抖:“猖狂!我可是皇上生母,你算什么东西,也敢在哀家跟前如此猖狂!”
范太后身旁的范皑如却忽然抬头道:“娘娘息怒,看来许侯爷也是一片忠心。太后娘娘一片慈心,也是为了圣驾,兴许有误会也未可知。既然许侯爷说皇上睡下了,太后为陛下生母,入宫探视无妨,不若请太后与我进宫探视皇上,若无恙,太后娘娘安心回去皇庙便是了。许侯爷若担忧,可一并陪同,总不会担忧我们两个弱女子,能做什么吧?”
许莼笑了下:“太后和静妃娘娘尊号早已被夺,请问两位是以什么身份在号令本侯?”
臣子们一片寂静。
范皑如面色带了些难堪,但仍勉强笑道:“我虽被废,但确曾侍奉过君上,但太后为陛下生母,岂可夺尊号?世上岂有子不认母之大不孝之事?还请临海侯慎言。”
许莼轻蔑一笑,也不说话,只道:“太后娘娘心中自己明白,请回吧,再纠缠,本侯就不客气了!”
范太后却被他轻蔑目光气得发抖,站上前道:“我今日便要进宫见皇上!看皇上是否真如此大不孝!他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岂敢如此狂妄逆伦!”
许莼冷声道:“来人!将太后请回皇庙!”
两边剑拔弩张之时,却见谢翮忽然站出来道:“范氏确实已被废黜,非我谢氏妇。”
谢翮此语一出,朝廷众臣均大吃一惊,纷纷看向范太后。
礼亲王道:“缄恪亲王可有证据?”
谢翮昨夜听说宫变,心中早已隐隐有预感,他从袖中掏出一份圣旨,命苏槐上前,苏槐立刻向前趋近,双手捧了圣旨过来,命两位内侍徐徐展开圣旨,面向诸王大臣展示。
范太后傲然站在宫门前,腰身笔挺,面上冷笑:“被废?这世上岂有以子逆母之畜生?皇帝若真敢出此前所未有的以子废母的旨意,则丧心病狂,有何面目立于朝堂之下,为天下人之君父?”
她以为诸宗室王公会支持附和他,然而大臣们都安静着,扶着她的范皑如却大为震惊,小声提醒姑母:“娘娘,这是先帝遗诏。”
欧阳慎已带头跪下磕头道:“臣等领大行皇帝遗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内阁大臣们全都下跪,就连宗室诸王们也只能跟着跪拜了下去。
范太后一愣,也管不了礼仪,忍不住上前几步,定睛望去,果然那明黄圣旨上,数行狂傲愤慨的字,赫然竟是先帝亲书:“皇后范氏失德,不贤不慈,悖天犯祖,岂可托以幼孤,弗可奉宗庙承天命,今停中宫笺表,其上皇后玺绶,废尊号,退居皇庙,不得以太后之名干政,死后不得附庙。黄泉之下,永不相见。”
她双眸冷厉,面上两行清泪滚落下来,摇摇欲坠,口中喃喃自语:“他竟恨我如是!”
礼亲王虽然面上微微变色,但仍色厉内荏:“谢翮,若有此遗旨,如何多年未下?莫不是你为了诳时惑众,伪造遗诏吧?”
谢翮道:“此旨当时出了两份,一份为大行皇帝弥留前亲自手书,另密命秉笔太监誊抄一份送出给摄政王扣留,手书这份则一直留在陛下寝宫匾后。”
众人安静下来,都知道先帝确实数次想要废后,都被摄政王和大臣们拦了下来,没想到原来临死前仍然还是下了废后的遗诏,然而这遗诏最后没有公之于众,范氏仍然当了太后,训政多年,显然是摄政王扣下了这道旨意,这是众所周知的理由了。
谢翮道:“陛下更换匾额时得了遗诏,虽不忍生母面目无光,又不能不奉大行皇帝之遗旨,便依旨黜夺太后尊号及一应尊荣,废为庶人,迁出宫外,一应供养,均由陛下份内供应,但为全生母面子,此事仅知会了宗令,除去了皇家玉碟,百年后不得附庙。”
他看向范太后:“范氏既已被先帝下旨废黜,则非谢氏妇,哪怕为今上生母,亦不能行太后之权。”
范太后面如土色,礼亲王道:“便是范氏不可,那也该由宗室议定,看视皇上,岂能由权臣把持内宫,挟天子以令诸侯!内阁难道真信了临海侯之胡言乱语?”
沈梦祯却忽然站出来道:“陛下曾有谕给内阁,如有不测,不能理事,则有旨在“正大光明”殿后,内阁大臣、勋贵九卿,可从正大光明匾额后取旨,依旨行事。”
众人转头看向他,沈梦祯面上平静,向欧阳慎和诸王拱了拱手:“臣斗胆,如今既然各执一词,形势未名,请首辅和宗令取下匾后圣旨查看陛下亲书手书,以定人心。”
欧阳慎忍不住看向了许莼。
许莼目光与沈梦桢对视,见沈梦桢微微颔首,便知道定然是有利于自己的旨意,只怕先生也看出来了自己这里拖延时间,确实变不出个皇上来,这是在替自己解围,便道:“我奉的是皇命,有何不敢?沈尚书既也奉了皇命,那便取下查看,想来陛下也不会怪罪。”
一行人尽皆前往大殿去。
在文武百官的目光下,侍卫们端了梯子过来,沈梦桢亲自上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将正大光明匾卸下,露出了后边明黄色的匣子。
然后将那匣子捧了下来,递给欧阳慎,欧阳慎接过匣子放在龙椅上,领着众臣先叩拜后,才亲自上前打开匣子,露出了里头两卷圣旨和一册金册,一个印章。
沈梦桢凝视着那两卷卷轴,心中不知为何,感慨万千,自从他奉命拟制了那两张圣旨,又亲自看着皇上亲手书写了一遍,然后命人放上匾后,他就不曾有一夜安睡过。
他万想不到这么快,又能看着这两份圣旨重见天日。
只见欧阳慎取了圣旨一一展开看过后,面容震惊,目露惊诧,却道:“这第一份圣旨,却是给临海侯的,请临海侯下跪听旨。”
许莼上前跪下。
欧阳慎将那圣旨递给一旁的苏槐:“请苏公公宣旨。”
苏槐躬身双手捧过圣旨,面南而立,朗声念道:
“今靖国公嫡子许莼,世德钟祥,崇勋启秀,恪恭敬慎,明练庶务,功铭鼎彝、义彰典策,德标素尚,品若琏瑚,以册宝立尔为中宫正位,加亲王衔,赐王号“醇”,授军机大臣。一切中外典礼,宫廷祀典用中宫仪注行,免命妇朝拜礼,外朝用亲王仪注行。尔其祗承景命,善保厥躬。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文武大臣寂静一片,都已被这前所未有惊世骇俗的旨意给震惊了。
苏槐满脸笑容,看许莼整个人震惊看向他,满脸愕然,将圣旨放入托盘中,和那金册和那纯金的蹲龙钮金宝一并递给他,提醒他道:“这是册立中宫的金册及中宫宝印,醇亲王谢恩吧!”
许莼抬起头满脸愕然,但仍然在他提醒下道:“臣……领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接过那托盘,面上已恢复了肃然,但眼圈却已慢慢红了。
欧阳慎将第二道圣旨递给苏槐道:“第二道圣旨给文武百官,请文武百官跪下听旨。”
说完自己回了下首归班,带头掀了衣襟跪下,百官们也都只能跪下听旨。
另外一道圣旨却很是简短:“朕若因故不能视朝,则以醇亲王许莼为摄政王,临朝赞襄一切政务。并于宗室择嗣子过继中宫膝下为储君,奉中宫醇亲王为王父,以太子少保方子兴、大学士沈梦桢为之傅。缄恪郡王谢翮、武英公方子静及文武大臣方子兴、雷鸣、沈梦桢、李梅崖、贺知秋、贺兰静江等总共八人为辅政大臣,辅弼政务。特谕。”
欧阳慎带头领旨:“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臣们山呼万岁才静下,大殿上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皇帝竟立男子为中宫!行先人所未行之事,此为狂悖之举,背祖忘典,不孝不仁,此为昏君之行,岂可奉此乱命!”
众人转头看向范太后,只见她面若疯狂,双眸血红,大喊道:“男子为后,如何繁衍子孙,承继大统!此为乱命,绝不可奉!”
只见李梅崖站起来大声道:“皇上宸衷独断,英明神武,我等凛然遵旨。范庶人今日一再勾联宗室,口出悖逆之言,既无慈母之心,又无忠君之行,莫非昨夜叛军,是你勾结宗室派出来的?”
范太后满脸癫狂,脸上通红:“你胡说八道!我是皇上生身母亲,他凭什么不认我!他凭什么不听我的!他不孝!他和他爹一样,是个昏君!你们竟然要奉一个男子为后!太可笑,太荒谬了!”
许莼已上前一步:“范庶人与礼亲王涉嫌谋逆,禁卫先拿下关押,侯陛下旨意待审,礼亲王府着五城兵马司圈守待皇命处置。”
只见禁卫应令,上前将范太后、范皑如以及面如土色一言不发的礼亲王拉了下去。
而欧阳慎、沈梦桢等人已上前围住许莼:“醇亲王,陛下究竟圣体如何?”
许莼面上一热,只谦恭作揖道:“陛下只是昨夜领兵诛逆太累,咳嗽疾复发,正在安歇,圣体无大事,请诸位大人们安心。”
众臣目光灼热看着他,许莼面嫩,终于再也受不了被这许多昔日的上司、重臣们灼灼目光,仿佛看什么稀罕人一般,更兼着心中挂念谢翊,只连连作揖,飞快退到了内宫里。
他满脸火热,一边和苏槐抱怨:“沈先生害我!要知道是这样的旨意,我绝不让他取下来!这教我今后如何面对诸位同僚?”
苏槐诧异道:“这旨意迟早要下的,陛下原本是打算在侯爷生日的时候明发旨意的。如今事态危急,沈大人搬出这旨意来是好事,这不是迅速稳住朝局,安了大臣们的心?”
许莼道:“公公也知道这旨意?”
苏槐摇头:“这是陛下亲自与沈尚书草拟的密诏,我如何能知呢。但陛下让内府监准备中宫亲王大婚的礼服、礼炮以及大婚一切事宜,给内府监的期限就是以您明年生日为限呢!”
许莼:“……”
苏槐道:“不过老奴这里倒还有一道密旨,这事提前说给王爷听也无妨,是若是太子不孝,未能事你如君父,则王爷可废立之,另择皇嗣,这是给王爷您保命用的。”
许莼心头一跳,看向苏槐:“九哥……九哥怎的想那么远……”
苏槐笑道:“陛下历来都是烛照千里,思虑周详的。”
许莼眼圈微微发热,心道:但九哥难道就想不到,他若不在了,我怎可能还独活?
忙忙碌碌一日过去,许莼整顿宫务,收拾残局,又去听了一下审问,却心里十分牵挂着谢翊,反复问了数次津海卫是否有消息来,若不是京中仍需坐镇,他恨不得立刻便赶去津海卫九哥身边。
消息未到,苏槐却小声来报了个消息,太后高热不退,冷汗不止,打起摆子来,看起来似乎是疟疾。
许莼心下冷笑,知道这是报应到了,既同处一室暗算亲子,这恐怕是自己也中了招。他只道:“命太医院好生调治。”
苏槐看他绝口不提新药的事,心下明白其意,躬身道:“老奴遵命。”
说完退下去了。
然而当日,盛长云、霍士铎带着五千兵丁从津海卫驰援京城。
许莼连忙召见他们,盛长云和霍士铎疾驰而来,满脸尘灰,见了他要下拜,许莼连忙扶起他问:“皇上圣体如何?”
盛长云道:“王爷放心,皇上服了药已清醒了,知道身在津海卫,立刻命我等驰援京城,并且让我等带了口谕前来,命礼部尚书沈梦桢将正大光明匾后的手谕取下,宣之众臣,令王爷监国。”
许莼却只追问:“冬海和周大夫都看过皇上了吧?确认真的无大碍了?”
盛长云宽慰他道:“王爷放心,皇上神志清醒,只是病体不宜移动,否则必亲自回京。圣体不日可痊愈康复,周大夫打了包票。”
千斤巨石从心上移开,许莼眼圈微热,向天默默祝祷:谢上天护佑我九哥平安康健。
========
三日后,圣驾还朝,许莼亲自带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谢翊大病一场,神容清减,看许莼上来拜见,亲下龙辇,许莼心疼,连忙起身上前扶他,谢翊含笑扶着他手上辇,二人共辇,起驾归宫。
连日落雪,这日天边却罕见出了漫天彩霞,金红色云绮丽多姿,正如凤凰展翅,逆风扶摇而上,划破阴霾,荡清天宇,霞光万丈。
作者有话说:
注:废后和立后的圣旨有参照借鉴历代废后立后的圣旨。
=============
关于正文完结:
个人认为正文完结在封后的高潮处比较合适,也是对前边初相识的一个前后呼应对比。至于之后的一些收尾尾声会以番外形式片段式演绎,如双圣临朝、日常一些小萌点、大婚这样的萌点还是会写,但是顺着时间线写一是太琐碎了,朝堂线基本已写完,该写的改革该做的事业线已竭尽全力写了,再写下去可能会枯燥,难免给人觉得黔驴技穷强行注水之嫌;二是林林总总人物太多,一一写出尾声太累赘,反而使这个铺垫了许久留了很多伏笔的高潮的力度削弱了。
另外高潮部分虽然谢翊没有出现,但是他所做的所有铺垫努力,都已通过这些大大小小的细节,几道圣旨,凤凰焰火来侧面体现烘托了,我认为这样表现要比攻正面表现我爱你表现更有力量更震撼一些,更有表现力一些,但考虑到小天使们的意见,圆圆满满的仪式感确实更显得完整一些,增加了一小段圣驾还朝帝后共辇的小尾声。
番外我继续尽力写好尾声尽量做一个交代,大家耐心等等,明天周日我努力。...
相邻推荐:亲爱的,御猫殿下 一日闪婚:捡个总裁来恋爱 狸猫仙后:太子殿下掌心宠 玄学大佬穿成冷宫废后 神级强者在都市 重生七零俏媳妇 谁还不是小公举 大人别嚣张 雪中悍刀行 冉冉月光 奇洛李维斯回信 农家团宠小福妞 喵系萌妻,拥入怀 八零娇软美人,二婚高嫁硬汉后被宠哭了 够野 嫡姐人淡如菊,重生庶妹天生脾气爆不好惹 怪物复苏 太傅大人,夫人又爬墙了 给卫莱的一封情书 诱吻月亮 幸臣 灰谷 幸臣讲的什么 幸臣by灰谷免费阅读 幸臣by灰谷txt 幸臣灰谷免费阅读 幸臣是什么意思 幸臣灰谷 幸臣by灰谷 幸臣灰谷笔趣阁 幸臣笔趣阁 倖臣 第一天骄苏月夕、主角: 秦方 苏如是、秦时记事秦时姬衡